村网通总站 井塘村 346100.nync.com 欢迎您!
于都县地处赣州东部,距赣州65公里,南昌422公里;东邻瑞金,南接安远,西连赣县,北毗兴国和宁都;总面积2893平方公里,,辖23个乡镇352个行政村,总人口104.6万,人口规模居全市第一、全省第四,是著名革命老区县、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2012年6月,于都县被国务院列为瑞(金)兴(国)于(都)经济振兴试验区。
于都县历史悠久。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已有人类居住。公元前201年(西汉高祖六年)建县,迄今已有2214年的历史。是赣南建县最早的三个县之一。于都以北有雩山,取名为“雩都”,1957年6月1日起改“雩都”为“于都”。建县时幅员辽阔,所辖地域含今宁都、石城、安远、瑞金、会昌、寻乌诸县,故有“六县之母”之称。隋初前,古南康郡治设在于都近250年之久,是赣南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和军事要地。故遗存的历史文物古迹极为丰富,现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有2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有19处。
于都是一块红色土地,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央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毛泽东、朱德、彭德怀、陈毅、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进行过伟大革命实践的地方,是著名的中央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集结地和出发地。苏区时期,先后分设于都、胜利、登贤、瑞西、兴胜、于西等县。长征前夕,中共赣南省委和省苏维埃政府等机关设在于都县城。故遗存的革命旧址、旧居极为丰富。现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旧址1处(14个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中央后方保管处旧址1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有7处。
从1926年11月于都建立第一个中共党组织开始,于都人民就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指引下,掀起了工农革命运动高潮,1928年2、3月间,里仁、步前、桥头相继举行了震惊赣南的农民武装暴动。1928年建立了赣南第一块红色根据地——于都桥头根据地以及赣南第一个地方武装——赣南红军十五纵队。1929年,毛泽东、朱德率领红四军从井冈山转战赣南闽西,在于都建立了第一个县级红色政权——于都县工农兵革命委员会,从而推动于都土地革命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被陈毅同志称为“赣南当时最红的地方”和“群众斗争的代表”。中央苏区形成后,于都人民在党和苏维埃政府的领导下,积极投身到建设和巩固中央革命根据地的运动中,在购买公债、支前扩红、参军参战和全力支援红军反“围剿”战争中,涌现出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在于都铁山垅成立的“中华钨砂公司”是党建立的第一个大型国有企业,为苏区经济的繁荣起了重要作用。
为了支援中央红军战略转移,于都人民在中共赣南省委、省苏维埃政府的领导下,帮助红军筹粮、筹款、筹集物资、补充兵员等工作。1934年10月初,中央机关和红军主力在于都集结休整。于都人民协助主力红军肃情敌探,封锁消息。帮助红军搭浮桥,准备800余条渔船供红军搭浮桥和摆渡之用,组织千余名挑夫随军出征。1934年10月17至20日傍晚,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张闻天、博古等及中央直属机关、中央红军8.7万余人顺利从于都河北岸8个主要渡口渡过于都河,开始了著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中央红军长征后,中央分局、中央政府办事处从瑞金云石山先后迁驻于都宽田的龙泉、石石含、黄龙的井塘、禾丰的华山下继续领导苏区人民坚持斗争。于都人民在中央分局、中央政府办事处的领导下,坚持保卫中央苏区的革命斗争。1935年3月,中央分局、中央政府办事处以及留守在中央苏区的红军在于都南部仁风地区分九路向外突围,开始了艰苦卓绝的南方三年游击战争。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于都人民继续保持和发扬了苏区时期的优良传统,艰苦斗争,不怕牺牲,为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最后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1949年8月,于都县获得解放。于都人民在中共于都县委、县人民政府的领导下,以崭新的姿态和主人翁的精神,全面跨入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新的历史时期,战胜一个又一个困难,取得一个又一个的伟大胜利。
几十年艰难曲折的革命斗争,于都人民建立了不朽的历史功绩,付出了巨大的牺牲。据不完全统计,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于都参加红军的人数计达67709人,占当时总人口的四分之一多,支前参战的人数共有近10万人;参加长征的近万人。为革命献出宝贵生命的有姓名记载的革命烈士就有16200多名。建国后健在的长征干部共有277人。他们中的许多人都已成长成了我们党和政府及军队的高级干部,其中少将16名,省军级领导干部55名,地、师级干部200余名。
伟大长征孕育的伟大长征精神,是引领于都人民不断夺取新胜利的宝贵财富。解放后尤其是改革开放20多年来,于都人民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弘扬伟大的长征精神,牢牢抓住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断推进改革开放,发展条件明显改善,发展水平明显提高,发展后劲明显增强,工业化、城镇化、农业产业化进程明显加快,对外影响力明显提高。